第八节 不等式的证明知识梳理一、比较法比较法又分为作差比较和作商比较,作差比较最常用.1.作差比较:A-B≤0⇔A≤B.作差比较的步骤:(1)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数(或式)作差;(2)变形:对差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成几个数(或式)的完全平方和;(3)判断差的符号:结合变形的结果及题设条件判断差的符号.注:若两个正数作差比较有困难,可以通过它们的平方差来比较大小;含方根的式子大小比较时,常要将它们平方或立方,再比较,其根据是:若 p>q>0,则>,p2>q2;若 m>n,则m3>n3,>.2.作商比较:≤1(B>0)⇒A≤B.多用于都是正数、单项情况下,比值与 1 比较.二、综合法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和已证明过的不等式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导出待证不等式的方法叫综合法,概括为“由因导果”.三、分析法从待证不等式出发,分析并寻求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的方法叫分析法,概括为“执果索因”.基本步骤:要证……只需证……只需证……(1)“分析法”证题的理论依据: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或者是充要条件.(2) “分析法”证题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是书写不是太方便,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分析法寻找证题的途径,然后用“综合法”进行表达.四、反证法从否定结论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导出矛盾,从而肯定原结论的正确.运用反证法的策略:正难则反.五、放缩法将不等式一侧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以达到证题的目的,即欲证 A≥B,可通过适当放大或缩小,借助一个或多个中间量使得 B≤B1,B1≤B2≤…≤A(或 A≥A1,A1≥A2≥…≥B).常用的放缩方式有:(1)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n;(2 )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3)利用基本不等式,如:lg 3·lg 5<2=lg2=-(程度大);③<==(程度小).六、换元法 换元法是指结构较为复杂、量与量之间关系不很明了的命题,通过恰当引入新变量,代换原题中的部分式子,简化原有结构,使其转化为便于研究的形式.换元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等式中变量,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常用的换元有三角换元和代数换元.如:已知 x2+y2=a2,可设 x=acos θ,y=asin θ;已知 x2+y2≤1,可设 x=rcos θ,y=rsin θ(0≤r≤1);已知+=1,可设 x=acos θ,y=bsin θ.七、构造法通过构造函数、方程、数列、向量或不等式来证明不等式.1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2.掌握综合证明法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