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 2014 年高中化学 3.2.1 钠的化合物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教学内容: Na2O、Na2O2、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及焰色反应。 解析:元素有两种存在状态:化合态、游离态。第一节介绍的金属单质是元素存在的游离态,本节介绍的金属化合物是元素的化合态。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既要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要学习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 本节内容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实验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2)图片较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表格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的精神在本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教学目标:(1)学会比较Na2O和Na2O2性质的异同。 (2)学会比较 Na2CO3和 NaHCO3性质的异同及掌握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 (3)学会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及记住钠、钾的焰色。解析:新教材分别介绍钠、铝、铁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系统,规律性强,有利于学生掌握,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归纳、比较。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的介绍仍以化学性质为主,而对于它们的物理性质则不作详细介绍。三、教学重难点及解析教学重点:掌握 Na2O2的性质,掌握 Na2CO3和 NaHCO3 的化学性质的异同及相互转化。教学难点:Na2CO3和 NaHCO3 性质的鉴别和相互转化。解析: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填充表格。并适时启发、诱导使学生加深认识,深化理解达到巩固知识之目的。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充分利用教材已有表格,使学生通过比较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性质;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归纳和实验探究,夯实知识基础,突破教学难点。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二)教学情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生生交流预习成果问题探究导入新课,练习内化生活中水、CO2可以灭火可以用来灭火,那么可不可以用来点火呢?能不能?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展示]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钠的氧化物——过氧化钠(Na2O2)。展示过氧化钠样品的颜色和状态。[完成实验 3-5 并思考]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 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滴入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带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