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强化担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三份合集两学一做强化担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所谓“担当”,就是立足本职职责,做好份内应做的事情,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履行应当履行的义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这是一种境界、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能力、一种作风。所以,在本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王良向我们明确提出:要强化担当意识,进一步树立“既廉洁守法、又洁净干事”的理念。“既廉洁守法又洁净干事”,这是全市各级、各界广阔党员干部所理应具有的品质,之所以本次王良书记再次加以强调,主要是在当前“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随着诸多“大老虎”、“小苍蝇”的相继落网,个别同志产生了“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的消极倾向和错误思想,遇事得过且过、不敢负责,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其实这种把“担当”和“作为”简单对立起来,把“干事”和“出事”无端联系起来的消极思想,既是无知的,也是无稽的,说到底就是混淆了“做事”与“做人”的根本界限 那么,我们又如何才能在新形势下守土有责、知责思为,并且敢于负责、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做到“既清清白白做事,又堂堂正正做人”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守法。不管事业有多大,最低的红线是守法。所以,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守土有责、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心态,以高度的责任感正确对待职位和权力,常常掂量自己肩负的使命之重大,时常思考自己岗位的来之不易,爱岗敬业、依律而为,做到任何时候都不亏心、不自愧。二是要敢干。事业都是干出来的,不敢干就成不了什么事业。那怎么才叫敢干?其实就是个担当,所以敢不敢负责、能不能负责,就是一个衡量广阔干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进展面临重大挑战的“新常态”时期,我们更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谋出路、促进展。三是要有为。所谓有为,就是出成绩、见实效、有真货,再守法、再清白,成绩交上一张白卷,也是一个“白吃干部”,群众不喜爱、组织不认可党更不需要。所以,要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着力深化“无功即是错、无为也是过”的认知,坚决摒弃“不干不错、少干少错”的消极心态,切实增强“一日无为、三餐不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对待人民、对待事业,在落实重大决策、推动重大工作中主动而为、积极作为,努力在推动突破跨越进展的实践中制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一流业绩。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