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稳态与调节1.如图所示,将青蛙的脊神经从右侧的A处和左侧的B处切断,请回答:(1)图中所示的反射弧结构是________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电流刺激蛙的左腿,左腿的反应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电流刺激蛙的右腿,在1处膜电位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将会出现的反应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参与以上反射活动的神经元有________个,用图中编号和文字依次写出神经冲动所经过的途径______________。(4)图中2是________,1是2的________,6是7的______,图中7的________未画出来。答案(1)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不收缩传入神经被切断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左腿收缩兴奋可由中间神经元传导到左侧,反射弧完整(3)3右腿皮肤感受器→1→2→3→5→7→6→左腿(肌肉)(4)感觉神经元细胞体(或神经节)树突轴突树突解析确定图中反射弧的顺序及A、B、C、D所示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判断方法:根据图中神经节(具有神经节的神经是传入神经)和突触组成(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和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构成一个突触)特点可判断A处切断的是传出神经,B处切断的是传入神经。据此,可以逐一突破相关题设问题。(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2)因为A处切断的是传出神经,B处切断的是传入神经,所以刺激蛙的左腿,左腿不收缩。刺激蛙的右腿,兴奋可经传入神经(图中1、2、3)传递到神经中枢,通过中间神经元(图中5)传递到左侧,再经传出神经(图中7、6)到达左侧效应器,产生反射活动,左腿收缩,原因是反射弧结构完整。右腿受刺激后,产生兴奋传导到1处,1处由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然后恢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3)据图观察可知,参与以上反射活动的神经元有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3个;神经冲动所经过的途径是右腿皮肤感受器→1→2→3→5→7→6→左腿(肌肉)。(4)图中2是传入神经元(即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也叫神经节。图中1是传入神经的长树突,3是传入神经的长轴突;7是传出神经的细胞体,6是传出神经的轴突,传出神经的树突未画出来。解题模板第一步:判断反射弧中的各部分结构。(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图中C所示结构)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图中D所示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第二步:明确分析方法和区分名词(有些题可能用不到)。(1)反射弧完整性分析:感受器、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刺激后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刺激后可有感觉,但无效应。(2)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可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但不能称之为反射。注意区分肌肉与效应器,完整的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第三步:根据反射弧的结构确定突触的位置、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等信息。第四步: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分析题图及题设问题,并逐一突破。第五步:利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答题。2.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图(一)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图(二)表示的是激素的传送方式。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从图(一)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________,其所分泌的激素①的传送方式属于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2)激素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①②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图(一)中存在________条该调节机制。(3)远距分泌是指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