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 高考作文技法:“励志类”作文专项训练 1一、“励志类”作文:高考作文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人们十分注重励志教育。“励志”的“励”有激励、鼓励、勉励之意,“志”有志气、志向、意志之意(具体表现为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努力做成某事的气概,表达要做什么样的人的强烈意愿,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等);“励志”,意为振作精神,奋发志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实现远大目标。换言之,“励志”是目标激励与意志砥砺的结合,是立志、砺志、行志的结合。在每年高考作文试题中,“励志类”作文都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也符合国家对中学生应有远大理想、坚韧品质、磨难意识等的要求。在 2009 年高考全国卷以及各自主命题省市作文题中,“励志”类命题占据了很大比例。这里试择要作些评析。比如全国卷Ⅱ(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等用)的作文题,所供材料有三则(材料一为道尔顿发现色盲症,材料二为安藤百福发明方便面,材料三为乔利研制出干洗剂),其内涵上有共通之处,即蕴涵着两个关键词——“发现”与“创新”。再细致分析,前两则材料还有个相通之处一—“研究了两年”“在小屋里每天干 20 个小时,实验了一年”,意味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后两则材料,则又包含另一个类似之处——“已经破产的他”“家务杂工……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就是说安藤百福与乔利都是在不如意的处境中创业,既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开发、相关技术的革新,也使自己摆脱困境,获得了成功。这后两则材料,无疑与当前金融风暴中大学生就业难、政府提倡自主创业等时事热点暗相契合,某种程度上是在“灌输”一种理念,也是给出一种激励与鼓舞。比如安徽卷的材料作文“弯道超越”,材料从赛车弯道谈起,先说明“弯道”在比赛中的特殊性与重要性——“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大,变数多……而本来落后的车手也可能利用弯道超越对手”。接着加以引申——“现在,这一用语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这是引导考生拓宽眼界,使他们在立意、选材方面发散思维。“其中的‘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中的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这两句话很重要,它告诉我们:一、“弯道”可以是一种人生处境(逆境),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概念——社会发展进程中某些“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的时间段;二、命题意图在于指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