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会计标准转变压力下债务重组

会计标准转变压力下债务重组_第1页
1/9
会计标准转变压力下债务重组_第2页
2/9
会计标准转变压力下债务重组_第3页
3/9
会计标准转变压力下债务重组会计标准转变压力下债务重组 一、讨论背景 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或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易陷入债务困境,导致债务重组活动频发,促成了债务重组准则的产生我国首部债务重组准则于 1998 年颁布,2001 年和 2025 年先后对该准则进行了较大的修订,主要围绕债务重组计量模式和债务重组利得的处理方式进行。2025 年新债务重组准则相比 2001 年准则发生很大变化,新准则重新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但也引发了 2025 年、2025 年的债务重组热潮,一些上市公司,尤其是 ST、*ST 公司企图利用债务重组准则让公司利润扭亏为盈,粉饰报表,维持公司盈利形象,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目的。此类债务重组行为不仅容易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而且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进展。 二、文献综述 债务重组有两个原因,一是财务困难,二是出于摘帽保牌的盈余管理动机。谢德仁讨论发现上市公司是否发生债务重组与其是否陷入财务困境的关联度不高,上市公司并非因财务困难而必须发生债务重组,其中也有部分债务重组公司是为了避开亏损而进行债务重组。严玉康讨论发现有的公司发生债务重组是为了获得股权再融资资格。发生债务重组收益的上市公司,其资产负债率较高,且大多是扭亏公司和 ST 公司。ST 类公司更倾向于以债务重组实现摘星摘帽,保壳上市。张鸣、陈全、聂晶(2025)通过对2025 年和 2025 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样本分析后发现,2025年新债务重组准则下进行债务重组的公司主要是已经连续两年亏损面临摘牌风险的公司,而仅有一年亏损的公司对这一极端盈余管理手段的使用则相对比较谨慎,并不倾向于利用债务重组交易来避开被特别处理。孙铮、王跃堂、陆宇建对亏损和扭亏的上市公司统计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收益率在微利和严重亏损区间分布比较集中。这是因为亏损上市公司把当年的利润递延到下一年,采纳“巨亏-微利-巨亏”的模式来保壳。 三、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内容及变迁 我国债务重组收益确认标准的变迁,分别出现在 1998年、2001 年和 2025 年,经历了“计入利润———计入资本公积———计入利润”,债务重组的计量属性也相应经历了“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公允价值”的变迁。财政部于 1998 年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首次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规定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采纳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资产偿还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会计标准转变压力下债务重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