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前思考】明清时期一些有文化个性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受到冲击。预习教材内容,查阅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文化现象在哪些方面冲击了传统儒学?它的出现起什么样的作用?【本课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2.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3.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重难点突破】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本课重点,难点在于通过对这些思想主张的学习,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其受到的冲击,并指出这一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明清之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分析思想文化的变化。还要考虑到儒学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明清之际时代发展的不适应性。对这些思想家的主张可以采用分析其异同点的方式加以掌握。【教学过程】一、明末清初的思想1.儒学再次受到批判,正统地位再次面临冲击2.思想家对儒学进行修正,儒学进一步发展,思想领域出现继百家争鸣以后的又一次活跃局面二、社会背景:1.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思想文化:理学空谈义理,八股取得士,限制了思想的自由。三、活跃的表现:(一)明末: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原因:(1)社会背景:(略) (2)生活经历: 青年时代生活困乏 ,中年做过小官,目睹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3)家庭影响:祖父辈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李贽自幼受传统思想束缚较少(4)学派的影响:继承并发展泰州学派反传统的精神(泰州学派是一个具有强烈反叛传统意识的学派)2.李贽的代表作: 《藏书》《续藏书》《 焚书》《续藏书》等多种著作。3.思想主张。(1)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2)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① 儒家经典不是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