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与发明创造过程中的特有的思维活动,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综合,是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特定范畴。创造性思维常常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所束缚,能够迅速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乐于追根寻源和检验论证,并且善于联想,富于想象和长于类比,充满好奇,兴趣广泛而且目标集中,常常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未来。能力素质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创造思维和创造力。这两个因素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人的能力素质。一般说来,创造思维决定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又体现着人的创造思维,尽管它们有各自的内涵和特征,但在人的创造性上,这一点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创造性思维是指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它既有一定的先天生理基础,又需要后天的科学认识和培养。它有丰富的内容,是各种思维的有机结合,但又有自己鲜明的特征,科学地了解创造性思维的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是能力至少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我们认为,创造能力的高低是由创造思维能力所决定的,而创造思维能力又为创造思维品质所制约,因此,培养创造能力应当首先从培养思维品质着手。心理学家们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品质有“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深刻性”、“多路性”、“预见性”、“跨越性”等七种。一、创造思维的独特性超越固定的、习惯的认识模式,能够别出心裁地综合复杂环境的诸多因素,产生一种新颖的不同凡响的“成果”的思维活动就是思维的独特性。思维的独特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其思维路径、实践方式和思维成果能够标新立异、刻意求新,对于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来说,其思维是否独特,是以和古今中外大量的同一类型的问题、理论和产品的“常态模式”作为比较依据来评判的。创造思维的独特性是以大胆怀疑,勇于挑战,不盲目崇拜,不迷信权威为前提的。创造思维的独特性还是衡量创造思维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对青少年学生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的测验中,首要的评分原则就是每题的所得分数与该题答案出现的频率成反比。回答得越是独特,作出此答案的人数越少,得分就越高。可见培养大胆想象,激发自己“同中求异”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对策。二、创造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改变思维方向的能力,常常表现为思路灵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随机应变,能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容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一个具有思维变通性的人,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