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密度及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学习目标1、 举例说明种群密度的两种调查方法。2、 描述种群和种群密度的概念。学习重点 种群密度的两种调查方法学习难点 种群密度的两种调查方法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使用说明:依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至少 15 分钟,用红笔标重点疑难点。学法指导:从探究方法着手,理解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发展探究能力。知识准备第一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的概念理解是学习本节的基础,了解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是学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基础。教材助读一、种群概念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 生物个体的总和,叫种群。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指 。2、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 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 ,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一般使用范围: 。(1)、适用范围:植物或活动能力弱的动物(2)、步骤: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注意: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见的取样方法有: 取样法 取样法(3)、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做好记录计数原则:方框内+相邻两边上(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4)、计算种群密度:取各样方的 值。种群密度=(N1+N2+N3 +N 4+…+Nn)/n3、标志重捕法: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 , 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 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1)、适用范围:调查许多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标志重捕法的注意问题:①、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伤害②、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生活③、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期内不能脱落1④、在调查期内应该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同时也没有太多个体的迁入与迁出(2)、计算方法:设某种群的总数为 N,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 M,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 n,其中已标记的为 m,则 N:M=n:m, 可得:三、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基本操作步骤:① 确定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 ③计数 ④计算种群密度2、样方的大小一般以 的正方形为宜。如果该种群个体数目较少,样方面积可以适当扩大。取样关键是要做到 ,不能掺入 因素。预习自测我的疑问学始于疑应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课内探究质疑探究1、样方法是否只适用于植物?如果不是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