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标高考化学科考试要求的再认识 由于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习方式和评价要求发生了改变,这必将导致考试要求发生改变,从而决定着新课标高考化学科考试要求的改变。这一改变,在每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下面简称《新课标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下面简称《新课标考试说明》)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且在 2007~2013 年新课标的高考试题中也得到较好的体现。为搞好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化学总复习,切实提高复习效率,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新课标考试大纲》《新课标考试说明》和新课标高考试题论述新课标高考化学科考试要求的特点与变化。1、紧扣课程标准要求不论是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还是高考试题,无论是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都能很好的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考试范围、内容来看,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超越课程标准。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即便是必考的内容,也不会超出《化学 1》、《化学 2》及《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标准”。这一方向将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良好的导向,因此《化学 1》和《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的教学,没有必要拓展深化,只要紧扣课标即可。这样做不仅能够达到高考的要求,而且将很好的缓解教学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从考试目标看,《新课标考试大纲》《新课标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紧扣《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和评价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三维课程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注重学习方式转变等,在考试评价上强调纸笔测试“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这些要求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强调全面检测学生化学科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潜能的考查等;高考试题“十分注意以常见的元素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强调化学实验、定量研究手段(化学计算)和化学符号系统的理解应用;注重化学概念原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几乎没有需要靠记忆掌握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的试题。”(3)落实《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性”和“选择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