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案【重点讲解】 概述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史实 发展状况 报刊(1)19 世纪 40 年代开始,在华传教士兴起一股办报热潮,中国出现近代报刊,1872 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3)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通俗性报刊受到民众的欢迎。(4)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都成为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 广播(1)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1923 年,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开播,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均由外国人开办。(2)1926 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3)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电影(1)19 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1896 年,上海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电影。电影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2)《定军山》(1905 年)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歌女红牡丹》(1931 年)是第一步有声电影;《渔光曲》首次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1935 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电影《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国歌。(3)新中国成立后,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4)改革开放后,电影走向一个辉煌时代。 电视(1)1958 年 5 月,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1978 年改名为中央电视台。(2)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使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互联网互联网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中国在 1994 年正式接入互联网。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 【难点分析】 一、分析报刊、影视、互联网的特点、作用及其影响 报纸影视互联网 特点在 广 播 电 视 出 现前,报纸一直是时效性最强的新闻媒介,是人们了解国电影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时效性并不强,但制作比较精良,画面互联网集报纸、广播和电视三者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