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作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情感目标通过讨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这一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信息传递存在于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三、教学策略本节主要是基于对生物现象的描述,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分析讨论理解这些内容。因此,分析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是良好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应引导 学生认识到,信息在自然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在人类社会中,信息往往以文字、图像、图形、语言、声音等形式出现。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传递。教师可以结合“问题探讨”中的素材,让学生列举生物间传递信息的实例,然后指出,研究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学新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信息与物质、能量一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领域尚有许多问题有待发现和深入研究。教师可提示学生从物理、化学、行为等方面对所举的实例进行分类,由此进行生态系统信息的种类的教学。教师可简要介绍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一般信息传递有三个基本环节):信源(信息产生);信道(信息传输);信宿(信息接收)。 多个信息过程相连就使系统形成信息网,当信息在信息网中不断被转换和传递时,就形成了信息流。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在“资料分析”中,教材提供了四则资料,用以分析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条件的学校,课上可以播放一些生物之间信息交流的音像资料,也 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在学生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作用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一样,都是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同时,要说明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教学,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实例。例如,利用光信息调节和控制生物的发育、利用各种昆虫的趋光特点进行诱杀(昆虫都有趋光的特点,但不同昆虫对各种波长的光反应不完全相同,因此可用不同的光来诱杀害虫。另外,各种害虫活动时间不同,例如,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玉米螟、棉红铃虫 、梨小食心虫、小地蚕等,都在22 时 30 分至次日凌晨 4 时 30分活动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