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重庆大足石刻的导游词

关于重庆大足石刻的导游词_第1页
1/5
关于重庆大足石刻的导游词_第2页
2/5
关于重庆大足石刻的导游词_第3页
3/5
关于重庆大足石刻的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 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 75 处,雕像 5 万余身,铭文 10 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 年 12 月 1 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北 1.5 千米处,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892 年-1162年),通编为 290 号,造像的万尊,以其雕刻细腻、精致、典雅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进展、变化,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北山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第 245 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 539 身,各种器物 460 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文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亮,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 号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 15 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 年-1252年),历时 70 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 400 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宝顶山摩崖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重庆大足石刻的导游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