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岛栈桥的导游词 青岛栈桥位于游人如织的青岛中山路南端,桥身从海岸探入如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桥身供游人参观并在此停靠旅游船,由此乘船可看海上青岛。接下来是我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关于青岛栈桥的导游词,欢迎阅读! 关于青岛栈桥的导游词 1 各位团友: 大家好!我们今日游览的第一站是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是青岛人的骄傲。它位于青岛湾,全长 440 米,宽 8米。20 世纪 30 年代栈桥曾被誉为青岛市内十景之首、青岛二十四景之一,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写下赞美它的诗词,国内外的重要宾客、知名人士来青岛观光时,都要登临栈桥欣赏海滨风光。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商标便是以栈桥为图案设计而成的。 现在我把栈桥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栈桥概况] 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她既目睹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见证了青岛的建设与进展。1891 年清政府下诏书在青岛(时称胶澳)建置。1892 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长 200 米,宽 10 米。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 100 米,宽 6 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是青岛最早的码头。 1897 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于 1901 年 5 月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在南端钢制桥架上铺设木板,并建轻便铁轨,将桥身延长到 350 米,仍为军用码头。1904 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从崂山仰口登陆占领青岛后,仍然在这座桥上进行阅兵式,以此证明其对青岛享有“充分主权”。 1922 年,青岛被中国北洋政府收回后,中国水兵在此阅兵。 1931 年,南京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加长到 440 米。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整个工程至 1933 年4 月竣工。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1985 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 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花岗岩石台阶。1998 年底至 1999 年 6 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此次维修既达到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