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支教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到农村支教旨在提高乡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实现区域教育均衡进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农村支教实践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农村支教实践报告范文篇 1 一:乡村教育的总体状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xx 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进展的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进程。 然而,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标准,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育,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养的提高,进而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调查方式 我选择了访谈的调查方式,通过访谈的形式,探寻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为农村义务教育建言献策。在访谈人群的选择上,我根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寻找影响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学生,老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1. 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占 GDP2%的比例,然而就这 2%绝大部分都投入到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官员政绩思想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开展所谓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能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学成了空想。 2. 师资力量薄弱。乡村中小学的老师大部分不是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教法陈旧,观念落后,老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 3. 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老师一直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县乡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年末,年终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名。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老师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养教育",一味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