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3.2.1《前方》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1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3.2.1《前方》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1/3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3.2.1《前方》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3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3.2.1《前方》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3/3
学校:实验高中 必修一 月是故乡明《前方》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 了解摄影散文这种新兴传媒手段 2、 自主品读,体会文中的言外之意 3、 理解和探索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观看照片,描述画面,发表联想: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幅照片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来说一下。(请生自由发言)明确: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同学们,前方是一个诗意的名词,它有梦幻般的色彩召唤我们,它有绚丽多姿的世界等候我们;它引领我们离开家园,奋然前行,它鼓舞我们实践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曹文轩看到这幅画面后也想到了很多,于是他就写了《前方》这篇文章。(投影课题)二、简介作者 曹文轩,生于 1954 年,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反对文学过多的贴近生活,力图表现生活纯净的美。他创作的倾向就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有没有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探询呢? 三、关于摄影散文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作品和文字构成的。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生发,这样才能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曹文轩先生在观赏了一组以“远行”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后,由作品《前方》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而写了此文。 四、文本研究1.文章可分为哪几部分 ?(自由朗诵,整理文章思路:摄影散文一般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 《前方》是否也采用了这个思路,我们一起看。请大家小声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思路。明确:文章第一段由这幅画面切入;第二段开始展开联想,写他的感想、感触;最后一段,文章又回到了这幅照片上来。)A(1)从摄影画面起笔,引出“离家”话题。B(2-7)对人类的离家进行叙述和分析。C(8-11)重在分析人类悲剧性的精神状态。D(12)回点开头,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 2、作者在本文中提出哪几个核心观点?(1)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2)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3)人的悲剧性实质。 3、哪几节围绕“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句话展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3.2.1《前方》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