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3.2.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1 苏教版必修2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3.2.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1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1/3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3.2.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1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2/3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3.2.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1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3/3
临清实验高级中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习本首词主要是进一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正字音,疏通文意2. 能力目标找出文中用典词句,理解典故含义3. 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三、教学重难点用典的作用,作者的心情四、学情分析因为高中生大多数对于诗词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所以这节课重点让学生了解用典的作用。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熟读课文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会发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要求学生找出词中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3)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者对照,不堪回首) 用心 爱心 专心1(4)元嘉草草,封猩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 (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这些典故的使用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典故,并推断作者的意图探究二、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对比,并体会其作用 (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这些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3.2.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1 苏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