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1.能够自行梳理并归纳遗、引、徒、因、负、幸、顾、使、以、于、乃等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中有关的通假字和活用词语。2.学习蔺相如把国家的急难放在首要地位的爱国精神和宽容大度的胸襟气度。3.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件、运用对比手法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并能运用对话描写进行片段习作。1.连线作者司马迁(约前 145 或前 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太初元年(前 104)参与制定太初历,并继承其父遗志,著《史记》。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约在太始四年(前 93)完成《史记》。主要著作除《史记》外,还有《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2.探寻背景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强。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在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然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以及赵国内部将相之间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1.识字注音(1)重点字蔺相如(lìn) 臣语曰(yù)礼节甚倨(jù) 持其璧睨柱(nì)度秦王虽斋(duó) 广成传(zhuàn)衣褐(yì) 间至赵矣(jiàn)就汤镬(huò) 渑池(miǎn)左右皆靡(mǐ) 秦王不怿(yì)(2)多音字2.字形辨认13.通假字(1)肉袒伏斧质请罪(同“锧”,承斧的砧板)(2)可予不(同“否”)(3)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4)召有司案图(同“按”,审察、察看)(5)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6)设九宾于廷(同“傧”)(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9)请奏盆缻秦王(同“缶”,瓦器)4.一词多义25.古今异义(1)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指给……看。今义:①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②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妃嫔。今义:美貌女子。(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信约。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4)明年,复攻赵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5)于是相如前进缻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