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瑞士作家赫马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经典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阅读经典作品。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认识阅读经典的意义;认识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能力目标: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正、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阅读经典,继续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2、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阅读经典与获得教养的关系;2、难点: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方法。四、学情分析通过学习,教育学生阅读经典,继续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预习学案。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熟读课文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七、课时安排 1 课时八、教学设计(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见导学案用心 爱心 专心1(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目标见导学案赫尔曼·黑塞(1877—1967),20 世纪德国文学重要作家。黑塞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夫城,父亲和外祖父都是传教士,对佛教和印度教颇为了解。黑塞曾进入神学校,但半年后就逃离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拉门青》(1904)令他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发表了《在轮下》(1906)、《盖特露德》(1910)、《罗斯哈尔特》(1914)、《克诺尔普》(1915)、《德米安》(1919)、《席特哈尔》等小说。除了小说创作外,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歌的创作,以抒发观感,有诗文集《堤契诺之歌》、散文集《回忆之页》《图像集》等。二战后,黑塞主要从事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有少量诗歌、散文、回忆和文艺评论发表。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还曾获得冯达诺奖、歌德奖等。黑塞于 1923 年加入了瑞士籍。(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真正的修养是什么?为什么说获得教养的途径是阅读经典?提示: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是“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又认为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