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2014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 边塞诗词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王昌龄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①。出塞入塞寒, 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②,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⑧。[注]① 萧关:古关塞名,故址在宁夏固原县。②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 ⑧紫骝:骏马名。(1)前四句写边塞景物,其中“空”、“寒”二字有什么含义? “皆共尘沙老”描写怎样的生活?(2)诗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哪种?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燕脂:即胭脂。 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荆轲刺秦时在此别众。 1黄金台: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战国时,燕昭王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招揽天下“贤能”,以报齐毁国杀父之仇。玉龙:宝剑。(1)第一句用“黑云”比喻什么?诗中用“燕脂”“紫”的颜色表达怎样的内容?(2)这首诗前六句与后两句的情调有所不同,试作分析。4.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杵声齐(古捣练子①) 贺铸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注】①捣练是古人制衣的一道工序,就是裁剪衣服,先铺用作衣料的绢帛于砧石上,由两人相对,各执一杵,将其捣洗平净,然后剪裁成衣。(l)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捣就征衣泪墨题”意思。(2)最后两句与欧阳修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分析末两句的妙处。5.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浣溪沙 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①南宋 张孝祥霜日明宵水蘸空②,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③。注:①荆州:今湖北江陵。②水蘸空:形容天空明净似水。③酒阑:行酒将近(1)分析“万里中原烽火北”句的含义。 (2)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小结:2边塞诗词参考答案: 1.(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