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会:在科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 今年八班级期末阅卷时,有不少老师对这份八班级科学卷进行了评论。主要都是负面评论较多,但我道觉得这却是一份比较好的试卷,它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想这样的试卷得高分,跟老师平常实行怎样的教育方法直接相关。许多学校平均分数都在 60 分以下,我所任教的班平均分却有 75 分(一所城乡结合部的新学校),而且这个学期我外出 23 天(这个学期只有 4 个月),我觉得这跟我平常注重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关。那么什么是科学素养呢?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探究精神、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试大纲中提出,科学素养的测试应该有三个方面组成:科学基本观念、科学实践过程、科学场景;在测试范围上由科学知识、科学讨论的过程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组成;而美国学者米勒认为,公众科学素养由相互关联的三部分组成,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具体说就是,具有足够的可以阅读报刊上各种不同科学观点的词汇量和理解科学技术术语的能力,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的熟悉能力;欧盟国家科学素养调查的领导人 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讨论机构的功能。在我国,中国科普讨论所的学者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概念和术语)、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总的看来,世界各国学者在科学素养的讨论中都涉及四个部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科学学术讨论的组织功能。那么我们应该培育学生哪些科学素养呢?1.科学态度的培育科学态度是人们能够正确对待客观事物的一种持久的内在反应倾向,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养成的。其核心是实事求是。围绕这一核心,科学态度主要表现在严厉认真、一丝不苟、毫不模糊地尊重客观事实,及时分析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哪怕是极偶然的一个发现,否则就会与即将获得的新成果擦肩而过。2.科学情感的培育科学情感主要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关怀自然,关怀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课题,具有社会责任感、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科学情感不但能激发认知者强烈的学习爱好,长时间保持、迁移和深化这种爱好,还能提高认知加工的水平和效率,促进知识内化水平的进展,对认知活动发挥一系列主动的作用。3.科学方法的培育巴甫洛夫所认为的:“重要的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