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贷款风险概述 委托贷款是指由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委托业务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委托人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今日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委托贷款的风险概述。欢迎参考阅读! 虽然上市公司将大规模资金用于理财和放贷是近两年出现的新现象,但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讨论所近日发布的《沪市上市公司 20xx 年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情况分析》,20xx 年沪市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的现象越发明显,而且相关方面的高风险性已初现端倪。 据统计,20xx 年度委托理财的年初余额为 239.04 亿元,借方发生额为 1180.60 亿元,贷方发生额为 1248.43 亿元,年末余额为 171.19 亿元。相比 20xx 年度委托理财的余额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期间发生额相比 20xx 年度(借方发生额 790.17 亿元,贷方发生额 559.16 亿元)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 而在委托贷款方面,20xx 年委托贷款的年初余额为643.83 亿元,借方发生额为 860.14 亿元,贷方发生额为416.43 亿元,年末余额为 1087.54 亿元。 报告指出,尽管近两年尚未出现上市公司因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而导致的巨额损失事件,但该方面的高风险性已初现端倪。在发放委托贷款的公司中,截至 20xx 年末共计 6 家上市公司出现了逾期款项;此外,上市公司贷出款项被迫频繁展期甚至涉讼同样揭示出委托贷款的高风险性。据统计,报告期末展期、逾期和涉讼的委托贷款余额分别为 81.92 亿元、22.08 亿元和 0.57 亿元。 上交所分析认为,部分上市公司热衷于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可能存在以下主要原因: 首先,在收紧货币政策、楼市调控背景下,中小制造类企业、房地产、矿业等行业资金需求量大,给高利贷款提供了迅速生长的沃土,其超高回报迅速吸引各路资金进入。 而部分公司在主业低迷的情况下更具进行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的动机,利息收入正成为部分主业低迷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例如某公司 20xx 年的净利润为 1.88 亿元,但20xx 年期间发生的委托贷款多达 20 笔,余额达 3.67 亿元,贷款利率普遍在 20%左右,可见高利贷款利息收入对其业绩影响之巨。 其次,部分新上市公司超募现象导致产生大量的资金闲置,自有资金充沛,部分公司在上市超额募集不久后即宣布利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同时,上市公司可以将临时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将其转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