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 2014 高中地理 1.3.4 四季和五带的更替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 1目标导航课标要求目标解析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2.明确四季和五带的划分。3、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知识回顾 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原因。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一:四季和五带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知识 阅读 P18教材第一自然段内容,结合上两节所学分析完成:地球公转 地球自转 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 变化 昼夜长短的 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四季 五带小结: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地因时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昼夜长短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体现。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五带。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就形成了四季。运用知识1、 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在于( )A. 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自转 C.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2、 地球表面某地点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少一般利用( )来衡量。① 正午太阳高度②当地地理纬度③当地地理经度④太阳高度⑤海拔高 度⑥昼夜长短A. ①③④⑥ B. ①⑥ C. ①④⑤⑥ D. ①②③⑥◆自主探究二:四季是如何划分的?学习知识阅读 P18-19“知识窗”内容,结合图 1-3-11“四季的划分”,思考:1、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 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 、太阳高度最 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 、太阳高度最 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 、 、 、 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2、气候四季是如何划分的?气候四季:春 ,夏 ,秋 ,冬 。运用知识1、以 24 节气中的“四立”为起点划分的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 ) A、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低的季节 B、白昼最短、正午太阳最高的季节 C、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季节 D、白昼最短、正午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