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中数学 2.2.3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2)学案 苏教版必修 5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2.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重点: 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难点: 灵活应用求和公式解决问题【自学导引】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1) ;(2) ;3.若是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则,,…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对点讲练】例1:已知等差数列{}中=13且=,那么n取何值时,取最大值. 注:对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1)利用:当>0,d<0,前 n 项和有最大值奎屯王新敞新疆可由≥0,且≤0,求得 n 的值奎屯王新敞新疆当<0,d>0,前 n 项和有最小值奎屯王新敞新疆可由≤0,且≥0,求得 n 的值奎屯王新敞新疆(2)利用:由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 n 的值奎屯王新敞新疆例 2 :数列中,a = 8, a = 2,且满足 a-2a+a = 0(nN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 s =++ … +,求 s .1例 3、两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分别为、,若 ,求【当堂检测】1、已知等差数列{}中<0 且=,n= ___ 时,最小?2、等差数列中若 ,,则=_____3、两个等差数列,它们的前 n 项和之比为, 求这两个数列的第 5 项比奎屯王新敞新疆为____4、是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若,(m≠n),求25、一个等差数列的前 12 项的和为 354,前 12 项中,偶数项和与奇数项和之比为 32∶27,求公差 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