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件:《放飞蜻蜓》 小学语文课件篇一:《放飞蜻蜓》 【教材解读】 《放飞蜻蜓》一文按事情进展的顺序,讲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对于本课我主要的设计理念是这样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的语气背后挖掘人物品质的学习过程。 【学生学什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2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4、培育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查找有关资料验证蜻蜓到底会不会吃自己的尾巴。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指读以下词语:放飞理想、放飞青春、放飞心情 2、理解“放飞”:纵放出去,任其高飞。 3、今日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 放飞蜻蜓(板书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蜻蜓的曾经不自由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要“放飞”?谁放飞?怎么放的???)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心中的疑问听老师读课文。 2、自读课文: A、一读注意编写小节,画出生字词语。 B、二读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可以四人小组讨论。 C、三读注意把每个词语句子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的大意。 3、读后沟通: A、读准字音:蜻蜓陶行知慈爱抚摸孑孓复杂 B、理解: 慈爱:慈爱。 孑孓:蚊子的幼虫。 口吻:口气。 D、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4、再读课文,根据以上“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5、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涉机纠正读音。 三、学习生字 四、布置作业: 1、练习生字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2、介绍陶行知其人。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第一段: 1、指名读 2、是一个孩子在捉蜻蜓吗? 第二段: 1、指名读。 2、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 3、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 4、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