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多糖对Ⅰ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肝肾氧化应激的反应0 引言 山药( Rhizoma Dioscoreae) 是我国传统中药,别名怀山药、土薯、山薯、山芋等,其营养丰富,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很重要的保健与药用价值. 山药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山药粘液质、山药多糖、淀粉、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及常量元素、薯蓣皂苷、胆碱、多巴胺、山药碱、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磷酸酶、维生素 C 等. 现代药理讨论表明,山药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提高应激力、增强免疫力、降血脂、抗肿瘤、抗突变等功效,且主要活性成分是山药多糖( Rhizoma Dioscoreae polysaccharide,简称 RDP) . 何云报道了在 CCl4 诱导的昆明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在给予山药多糖处理后,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肝、心肌、肾、脑和血清中的 MDA 都显著降低. 此外,有文献报道山药多糖能剂量依耐性地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因其发病机理不同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 型糖尿病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自身免疫系统被破坏,即胰腺 细胞被破坏,导致机体胰岛素分泌下降或缺乏,此外还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诱导糖尿病模型的药物主要有链脲佐菌素( STZ) 和四氧嘧啶. STZ 是一种氨基葡萄糖-亚硝基脲,对一定种属动物的胰岛 细胞有选择性破坏作用,能诱发许多动物产生糖尿病,一般采纳大鼠和小鼠制造动物模型. STZ 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 2( GLUT2) 进入胰腺 细胞,一方面造成 DNA 的甲基化和片段化,另一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氧自由基,从而对 细胞产生毒性. Ⅰ 型糖尿病与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制备与 STZ 的给药方式有关,采纳小剂量分次给药方法可建立与人类Ⅱ型糖尿病表现相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纳较大剂量一次性注射的给药方法则可建立与人类Ⅰ型糖尿病表现相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 本实验采纳大剂量一次性注射的方法建立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来讨论山药多糖对糖尿病血糖血脂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剂 山药粗多糖由本实验室苗潇磊师兄提取制备,本实验对该粗多糖进行了如下处理: 1 000 g 山药粗多糖浸膏于 60 ℃混悬于 95%乙醇( 2 L) 4 h4℃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