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十二)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十二) 唐代韩愈曾经为我们老师写过一篇,里面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我们老师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教育学生是不是多上几节思想品德课,让学生背诵日常行为标准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老师我们要在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干净的仪表影响人,以和气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保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老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老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养的培育。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老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表达,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表达!师德需要培育,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老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典范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信任合格的老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共产党员,仔细学习“三个代表〞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发扬优良师风,弘扬崇高师德。1)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社会在开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老师。老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2)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养。 老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老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推动教育教学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有一支思想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