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3000 字 友情、亲情、爱情对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三种情感,人无时无刻不在面对这三种情感。而在小说中,主人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交织的情感也曾有过欢乐与苦恼。不得不说的是,孙少平与金波的友情是令人感动的,在荒凉苦寒的岁月中金波给了少平极大的温暖,金波的家庭明显比少平家富裕得多,在他们到县城上学的时候,两人共用金波家的自行车。在少平最需要的时候,金波永远是第一个站出来。在书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在少平的父亲来学校找少平的时候,在少平为给父亲买饭但缺钱而感到窘迫时,金波已经在街上买好了一大袋饭出现在少平的面前,这让少平感动不已。在学校时,金波常常给少平塞白面票,而在少平当揽工汉时,他们在县城重逢,金波啥话没有,出门不一会,带回来一大盆白面片,还有五六个荷包蛋,他只说了一句,我知道你的饭量。少平笑了,这是他们之间的默契与坦然。并且少平注意到,金波也换上了一身破烂的工装。显然,金波是为了顾及他的感受,这样显得和他处于一种同等地位。金波体察少平的处境,对他是那么的体贴与照顾。少平有金波这样的朋友,绝对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而对于生活中的我们也是,假如你有一位像金波这样时刻理解你的人,那么请好好珍惜,他会在生活中给予你足够的力量。 读完这本书后,闭上眼睛思索,书中的故事在头脑中不断地缠绕,久久的不能离去,我平静如水的激起了无数涟漪,荡起层层波澜。是的,我被这本书深深的震撼了,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我们都处在一个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人,平凡的路,平凡的事,但我们又显得不平凡。 书中讲述的是在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都在黄土地上耕作的农民,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生活在一个极度贫困的农民家庭中,在这个家庭里,有着善良与残忍,有着苦难与奋斗,有着无奈与坚定,也有着爱与痛。哥哥孙少安为了能让家里人过的好一点,起早贪黑地干活,他年仅 13岁就开始跟随着父亲上山下地,扛起了家庭的重任,年仅18 岁就当上了生产队的队长,并且劳动的能力受到了众人的赞扬,他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稳重,是整个家庭的依靠。而弟弟孙少平非常向往外面的世界,他因为喜爱读书而成为了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青年,物质上的缺乏并没有阻止他去寻找精神的满足,所以在他高中毕业后,毅然决定离开家去奋斗。他成为了一名揽工汉。在这期间他遭受过别人的冷眼与嘲笑,也得到过别人真诚地鼓舞与帮助。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