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岳麓书院又一导游词岳麓书院又一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们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与巡游,我特别荣幸能够作为大家这次巡游的导游。我将尽力使大家通过的讲解,对岳麓书院的历史、书院的文化内涵有肯定的了解,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提珍贵的意见。(岳麓书院大门口)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的清风峡口,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主是岳麓书院的前门口了。请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岳麓书院从潭州(现在的长沙)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来1027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上面大家所见到的这块匾是1986年岳麓书院进行1010周年庆典时,湖南高校长沙校友会赠送给岳麓书院的,这四个字是依第2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字镌刻而成的。经过一千多年历史的进展,沉积在岳麓书院各种建筑之上的深厚的文化气息,使得今日的岳麓书院更加布满了文化的魅力,好,今日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深厚的文化气息吧!(岳麓书院平面示意图前)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岳麓书院的平面图,大家可以发觉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纳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有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这些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轴线的两侧主要是斋舍和祭祀的专用实祠堂,这种布局体现我国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亮的社会伦理关系。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祭祀,此外还有活动区和生活区,下面我们将根据书院的布局按挨次巡游,我们讲解的重点放在赫曦台、讲堂及御书楼等处。第3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赫曦台上,寿、佛字前)我们现在所站的这个地便利是赫曦台了。赫曦的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当年,朱熹应闻名的理学大师张栻的邀请,千里迢迢的从福建省的崇安来到长沙岳麓书院讲学,在长沙停留了两个多月,早晨的时候,朱熹经常和张栻一起登上岳麓山顶看日出,每当见到旭日腾空,霞光万丈,山川市井,万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阳中的时候,便感动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于是便将他们观日出的这个地方定名为赫曦,后来,张栻便在此修筑发一个戏台,名为赫曦台以示纪念。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留意到了赫曦台内壁两侧的两个大字:寿、佛?关于这寿和佛这两个字还有一个传奇。在唐代,每年的乡举考试后,放榜的第二天,州县的长官都要为得中的举子进行宴会,名为鹿鸣宴,因为在宴会上要唱歌《诗经小雅鹿鸣》而得名,这一传统始终沿袭到了明清;重返鹿鸣会,是指参与鹿鸣会的举人在六十年后再次赴宴。能够重返鹿鸣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岳麓书院的第4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历史上,以山长的身份重返鹿鸣宴的,罗典是第一人,这个传奇便发生在罗典重返鹿鸣宴的这一天。这一天,书院非常喧闹,达官贵人、名门望族都前来道贺,并且吟诗作赋一显自己的才华。正值大家正在乐着的时候,一个乞丐模样的老道想进来,守门的人拦也拦不住,老道来到厅堂,向罗典打了一揖首,说道:众位施主,贫道也来凑喧闹。众人见他这模样,都看不起他,想戏弄他一下,叫他写几个字来看看。老道听了,知道这不是容人之地,一把就捉起堂前的扫把,沾了些黄泥,瞅准赫曦台上的一面白墙,刷!刷!就是两笔,写下了一个丈余高的寿字。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当回过神来的时候,老道已不知所踪了。再看这字,健笔如飞、力透骨肌,知道这定非凡人所能为,罗典懊悔不已,托人四处去查找这老道士的下落,但还是无法找到。为了弥补过失,同时也为了对称,罗典便亲拘束对面的白墙上补写了一个福字,是一笔写成的,但这个福字的笔力就无法与寿字相比了。第5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大家再看这个寿字有点像什么?是不是有点像龙蛇缠绕在一起,不是藏龙的意思吗?而那个福字则有点像猛虎下山,意为卧虎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在示意着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