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教育看山东,山东教育看xx”。的确,在这 5 天的参观和学习中,我发现 xx 的教育始终能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这也逐渐成为了我们本次参观学习队伍中绝大多数领导和老师们的共识。从 xx 年执行课改减负到现在,xx 的教育改革并未收到很好的实效,学生们如何才能在现今繁多的课程中解脱出来,从而轻松、欢乐、高效的学习也逐渐成为我们 xx 课改的新风向标。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首先走进了山东省 xx 二中。xx 二中注重校园文化,孔子雕像,各种各样的学习展板,课外知识拓展台还有学生们自己创意的作品,时时处处体现着校园文化内涵。走进课堂,给很多人的印象是学生们的主动性,但是这样的主动性并不是因为我们这群生疏人到来的炫耀,更多的是因为学生们的专注,他们已经完全的融入了课堂,在课堂上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听课,和老师、学生们互动和沟通。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仅仅抓住课本和老师们编写的导学案,以小组 4 人为基本学习的单位,通过讨论来学习和提高,老师更多的时间是为每个小组的学生来服务,解决他们讨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真的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271”课堂的模式已经深深的扎根在每个老师和学生心中,这样的课堂新理论既指导了课堂的实践,又更好的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让我们每个在场的老师都为他们这样的学习模式倍感赞叹。事实上,教育目的中对于学生全面均衡进展的培育早就给了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做的甚是不足。认真想来,这似乎是我们的教学方法不到位,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与课程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参观中,我们发现山东省 xx 一中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1200 多亩的校园,8000 多的学生们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走进这里真的就似乎步入了大自然一样。试想,能有这样的环境,谁还不加油努力奋斗呢?xx 一中给我最大的印象是他们独特的课程设置。为了全面的培育学生们的综合素养,让学生们能施展自己的爱好,发挥爱好的主动作用,学校设置了一系列的爱好选修课程,比如风筝制作课,雕塑课,书法研修课,舞蹈课等等,通过课程的学习在将学分制纳入学生学习的考核体系之中,在这里学习的成绩在也不单纯能代表个人的能力了。想想,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不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么。xx一中正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种通过特色课程的设置来培育学生个性和全面进展的模板。一直以来,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