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随笔自主评价新一周的开始,依旧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升旗仪式结束后,清扫了办公室卫生,和大家一起开了班子会,协商了本周的工作安排;把本年度的工作总结理了个大概;见缝插针的看了所分包年级的两个班的评语,一上午的时间便匆匆而过。下午听了两节数学学科的复习研讨课,利用课间的几分钟时间与做课老师进行了简单的沟通,然后小跑着赶去参加所有科任学科及一年级语数、三年级英语学科的自主评价沟通会。会上,每一个老师都针对自己所任教学科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沟通,每个人都根据自己所任教学科的学科特点、自己的专业特点及所任教学段的学生特点合理制定评价内容及方法,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目的和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力争使评价更为科学,更为有效。安排进行这样的沟通活动,更多的是想让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科任学科的评价一直是令人比拟难以把握的事情,如何把握好评价的度,使评价更科学、更标准、更有鼓舞性,在更好地表达学生一学期所学所获的同时激发他们对学科学习的热情,是大家共同为之努力的。老师们从学期初就筹划、制定了评价方案,从评价的工程、内容、方法,到评价的细那么、分值,都做了详尽的安排。只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才会发现有些评价工程落实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或者说是方案制定的还不够细致,还有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地方。比方说音乐学科评价中的一项为哪一项演唱,由学生从本学期所学的歌曲中选择一首〔或者是抽签〕进行演唱,老师根据学生的演唱给出评价的等级。问及等级如何确定时,老师说是根据孩子们演唱的音准、表情等方面综合考察;问及过程性资料如何表达时,老师说只有一个成绩的记录。与老师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沟通,建议老师们设计一个评价的表格,把每一个等级的评价标准详细地列出来,然后选择一些评委,可以是学生,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同学科的老师,让这些评委们根据评价标准给学生一个等级,再把所有评委的评价结果综合起来,最终确定这个学生的评价等级是什么。大家感觉虽然方法很好,相应来说比拟科学,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每个老师根本上担任的都是两个年级的教学任务,一个班七、八十个孩子,两个年级下来就是几百个孩子,假如根据上述的方法考核下来,怕是要花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这仅仅是评价中的一项内容而已。时间关系,大家没有再深化的探讨下去,作为一个问题留待相关的老师去思考、去解决。再比方体育学科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