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现状与未来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农业是经济之本,农村是国家之重,农民是社会之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古以来,重农抑商充斥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今多少君王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轻徭薄赋,不就是重视农业的表现,二千多年的古代史,农业技术在突飞猛进,由石制农具到青铜农具,由青铜农具到铁制农具不就是农业技术的进步吗?二步抬杆删节辕犁,楼干、翻车、筒车也是每一代农人经验的积累。 中国的农业随着历史车轮在向前迈。 农业政策越来越好,形势越来越喜人了。农业税减了,农业补贴也随着经济的进展逐年增加,农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充实,农村的政治也越来越民主。 几年前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力争制造一个“乡风文明、村容干净、政治民主、生活富裕”的小康农村。现在我们在向这方面努力,可是一些农村的现状也不乏令人担忧。物质的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我们都要用手抓,每个都不能手软。可是现状令人痛心疾首。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只能用“低下”这个词来形容。一个村没有一个运动场,没有一个图书馆、阅览室,更没有一个广场、乐团、腰鼓队。其实我们镇也没有一个图书馆、阅览室,更不用说一个不起眼的农村了。每每看到村里人来一个乐团来搞节目,十里八乡浩浩荡荡扛着椅子,骑着摩托车远道而来,等到不是很精彩的节目在露水的浸润下结束的时候,村民们又扛着椅子、骑着摩托车在灰淡的月光下嬉笑而归。在这里我们可看到其实大都农民对文化娱乐生活是很向往的。 在农村体育运动是最不受重视的,只有一个篮球场,乒乓球台,更不用说足球场。在许多城区看到的健身器械也没有。农民在农闲时,不是打牌娱乐,就是谈天说地。他们认为农忙时就是锻炼,农闲时就是消遣的时候。这样农民的身体素养就在恶化,看病的次数多。这样“看病难”就以高频率出现在了农民脑海里,其实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农民也需要用知识武装头脑,学文化、学科技。用科技光农,科技富农。可是农民除了务农就是消遣,很少有农民真正拿起书本,学新知识,新文化,新科技,更不用说发明新农具应用新科技了。他们消息闭塞。农村没有图书馆、阅览室,这样农民只能、买码。这样也没有使农民真正富起来,强起来。新农村的建设也不会很顺利的实施。我看到中央重视“三农”问题,知道“农业、农村、农民”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怎样营造、创建一个良好的新农村是要每个人付出艰辛的努力。我认为中央应该逐步实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