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老师的教育感悟:我听见你的声音 编者按:作者是刚毕业工作的老师,通过几次孩子们的行为,他发现孩子们需要老师的关注,下面我们来看看《我听见你的声音》这篇教育随笔吧! 我今年大学刚毕业就来到太和三中东校区,并且当了六个班级的阅读老师,每周一个班一节课,一周下来也就六节课。这项工作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的是课少,难的是没有课本,上课讲的内容不好把握。初中的学生我接触的很少,以前在大学实习的时候带的是高一学生难免有些不知所措。 部编语文课本加入了名著导读,将名著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所以刚开学那段时间我就将语文课本里的名著导读讲了一遍。第一部名著就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作者、写作背景、主旨等方面介绍了这部名著。学生都仔细听讲,反馈不错,我讲得也很起劲,但是奇怪的是下一节课我候课的时候还是有个别学生跟我说看不懂《朝花夕拾》,我不知道他们是真的看不懂,还是受到其他老师说鲁迅先生的文章难懂这样的话的影响。 欲速则不达,我决定先放一放,刚进入七年级就学《朝花夕拾》可能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所以听取校长的意见,我找到综艺节目《少年国学派》的视频给学生们看,既有趣,又让学生学到了许多成语故事。第一节课看《少年国学派》时学生们很宁静,眼睛瞪得大大的,时不时跟着演员们的表演哄堂大笑,还有个别学生边看边记笔记。我当时很快乐,终于找到一种学生喜爱的上课方式了!不幸的是下一节课又看《少年国学派》时,有的学生表现得不耐烦了,低头摆弄自己的小物件,或者写其他作业。 没办法了,其他的视频太长,剪辑下来总觉得有头没尾,影响教学效果。想了几天,最后决定跟着语文课本走比如这单元的主题是家国情怀,那我就给学生们讲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或者这周学了某一位作家的作品,那我就找这位作家的另一篇作品让学生看看,再自己编两三道题目让他们思考。 前段时间学习了《西游记》,看过这部名著的学生几乎没有,但是电视剧版的大家都看过。第一节课我简单讲了一下作者、成书过程及中国四大名著,第二节课就以语文课本上的《一调芭蕉扇》为例,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演课本剧,之后又让学生上台讲一讲自己喜爱的章节。直到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劲头还在,后来让他们在课堂上阅读时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书,我强调了三次,到第三次课时每班还有五六个学生没带书。 看到他们又想想初中时候的自己,那时候我喜爱看书但是都是作文选、《少年博览》,到了高中才有机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