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日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青玉案 . 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 玉壶光转 ,现代民间习惯把春节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 " 年 " 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 " 年 " 的凶狠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 " 年 " 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竞赛牛鞭子。 " 年 " 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 " 年 " 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日过年的风俗。春节的来历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损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给予了新的内容。压岁钱的由来春节诗词班级: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