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木兰诗》导学资料【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2、复述表演,并领悟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方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悟 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第一课时【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 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于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 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诗歌诵读,基础感知1、诗歌诵读:① 自由朗读,要 求: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机杼( ) 军帖(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 燕山( ) 胡骑( ) 鸣啾啾( ) 鸣溅溅( ) 赴戎机( ) 传金柝( ) 阿姊( ) 著我旧时裳( ) 磨刀霍霍( )2、疏通文意:参考课下注释,理解文意。(3 分钟)3、划分结构,概括情节。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进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3 段) ――― 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 4 段) ――― 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 段) ――― 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 7 段) ――― 结尾附文三、探究未知1、人物赏析:读了全诗,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例: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四、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木兰当户织 ( 门 ) 唯闻女叹息 (只 ) 问女何所思( 什么 )愿为市鞍马 ( 买 ) 旦辞爷娘去 ( 早晨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只 )万里赴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