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县乡镇企业工业发展经验及教训县乡镇工业进展阅历多年来我县乡镇工业坚持以科学发观为指导,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力量,以“苏北争先,全市第一”为目标,以园区为载体,以大项目为抓手,以培育两大支柱产业为重点,快速壮大经济规模,加速推动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我县在东陇海线产业带上的快速崛起。一、以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全力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点。坚固树立“工业振兴靠项目”的意识,把工业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推动工业化的重中之重,动员全县上下特殊是各级领导干部重抓投入,大办项目,全面掀起一轮又一轮抢上项目的浪潮。一是重抓大项目。把主要精力放在投资规模大、支撑带动力量强的重大项目上,乡镇和部门主要领导主抓投入过千万元以上的项目,集中精力为这些项目建设搞好服务。特殊是对已在建的过亿元项目,例如今年在建的家有家私、水泥粉磨站、威泰力等项目,千方百计督促企业加快后期投入,力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第2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早日形成新的增长点。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加快推动在手在谈的项目,力促早签约、早开工,为全县项目建设工作备足后劲。二是重抓推动进度。坚持组织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制度,始终保持项目建设的高压态势,确保新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在尽快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推动机制,连续落实领导挂钩推动制、项目建设责任制和会办制,全力为项目建设搞好协调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影响项目建设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着力加大在建项目督查力度,做到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全力督促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坚持和完善工业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和考核奖惩方法,考核重点是开工过千万元项目数、项目实际资金到位状况、项目当年建成投产率等指标,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提高项目当年投产率,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二、以两大园区开发为立足点,加快构筑项目集聚进展的新平台。坚持合理布局、集约进展的原则,举全县之力加快东海开发区和浦南开发区建设,不断增加“两区”的集聚功能、承载功能和产出功能。截第3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止到2022年底以县开发区、浦南开发区为主的,包括平明、张湾、白塔、驼峰、房山、石榴等产业集聚区在内,全县共有八个重点乡镇工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6.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累计投入4.4亿元,企业总投入18.6亿元,入区企业269家,其中规模企业61家,现有职工21565人,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利润1.84亿元,税收5753万元。一是加快项目集聚。坚持落实“共建共用”举措,每年都对全年进区项目进行再分解,落实到相关乡镇和部门,落实到详细责任人,将任务分解到位,压力传递到位。乐观鼓舞乡镇和部门通过招商引资或筹集资金,在开发区内建设标准厂房、筑巢引凤,全力引进一批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量强、用地集约的项目进入两区,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今年两区力争新上投资过千万元项目50个,财政收入、工业产值增长50%以上,推动园区实现可持续进展。二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对园区水、电、路及美化、亮化等设施进行完善,提高园区整体形象。在建的晶都热电、管道燃气、污水处理厂等配套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年内或明年第4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初竣工,确保早日投入使用。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房地产、餐饮、消遣、商业等服务业项目进区的承载力量和吸聚力。针对东区项目用地存量不足的现状,乐观引进资金,进一步拓宽开发区的进展空间,壮大开发区的进展规模。三是加快推动包片开发。坚持走市场化开发道路,大力推动“区中园”开发。东海开发区、浦南开发区先后规划并建设了江浙工业园、水晶工业园、苏源工业园、专利工业园、浙江民营经济工业园。三、以培育优势产业为主方向,着力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优势。加快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硅资源和农副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着力改善我县乡镇工业组织规模小而散的现状,努力打造一批能够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