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文房四宝起源及发展历史文房四宝起源及进展历史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汉族文房四宝:汉族的用具,不少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汉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进展做出了贡献。其最典型的是被称为“文房四宝”的书写工具:纸、笔、墨、砚。文房四宝辞源“文房四宝”指纸、墨、笔、砚四类书画用具,已是今人皆知的常识。但“文房四宝”一辞源自何者?源起何时?却尚有未尽之解。比如《辞海》“文房四宝”辞目的说法,便是如此:“旧时对纸、墨、笔、砚四种文具的统称。文房谓书房,北宋苏易简著《文房四谱》,一名《文房四宝谱》,叙述这四种文具的品类和故实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等。”《辞海》说法的模糊之处在于:“一名《文房四宝谱》”的是谁?是另有他人?还是苏易简(958—997年)本人?假如是苏本人,那么“文房四宝”一辞就当是苏易简提出的。但像《丛书集成》等收录苏易简著作的各种文献中,皆以《文房四谱》为书名,而未见注明《文房四宝谱》为苏易简者。也就是说,“文房四宝”一辞与苏易简的著作名称,并无直接的原词转用关系。中国古代文房四宝苏易简不是“文房四宝”一辞的直接创造者,这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为苏易简《文房四谱》一书做提要时有所记载:“《宋史》本传但称文房四谱,与此本同。尤袤《遂初堂书目》作《文房四宝谱》,又有《续文房四宝谱》。考洪迈《歙砚说跋》,称揭苏氏文房谱於四宝堂,当由是而俗呼四宝,因增入书名,后来病其不雅,又改题耳。”《四库》提到的洪迈(1123-1202年)和尤袤(1127-1194年)生卒年月相近,但都晚于苏易简,二者与“文房四宝”一辞好像都有关系。其中《四库》在为洪迈题跋《歙砚说》等书目的提要中,更具体地谈到了上述“揭苏氏文房谱於四宝堂”的人,是洪迈的哥哥洪适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1117-1184年)。换言之,《四库》是说苏易简原著《文房四谱》本无他名,是因为洪适曾经把它揭示于徽州的四宝堂,才有人用“四宝”这种俗称称它为《文房四宝谱》的。因此,同为一个时期的尤袤在做《遂初堂书目》时,这才把俗称的《文房四宝谱》等收录了进来,也未可知。然而问题到这里并没有解决,因为实际上,在比洪适早诞生一百多年的苏易简生活的北宋时期,社会上已在普遍使用“文房四宝”一辞了。如诗人梅尧臣(1002—1060年)早就写有“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的诗句。由此可见,“文房四宝”一辞的来源,尽管与苏易简著作名称没有直接关系,《四库》所记得名于洪适的说法也经不起年月差的考实,但至少在北宋时期,社会上已广泛使用了这一词汇,当无问题。到再晚一些的南宋初年,陆游(1125—1210年),甚至还把“文房四宝”叫做“文房四士”:“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但是不知为什么,被陆游入题入诗、称之颂之的“文房四士”一辞,却没有像“文房四宝”那样流行并流传下来。这也许与后者消失和使用的年月较早,更传神地表达了纸、墨、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笔、砚在书房中的地位,已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原因有关。笔、墨、纸、砚在宋代已成为书房中最重要的书写绘画用具,有考古学上发觉也可作证。如在福建省福州市茶园山发觉的南宋许峻墓中,就发觉了整套“文房四宝”用品被随葬的现象。再如河北张家口辽代张文藻家族壁画墓的壁画中,也有不止一幅迄今所见最早将笔、墨、纸、砚同绘于一处的“文房四宝”图画。其中7号墓“童嬉图”壁画中(如图),有四童子藏于后面玩耍的柜子,发掘者认为是食盒,但有讨论者认为,应当是文房用具,可放置纸张、画轴、书札等。这幅画的墓仆人张文藻卒于辽代咸雍十年(1074年),与苏易简、梅尧臣等人生活的年月甚为相近。这些无不说明,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