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岳麓书院导游词岳麓山故迹许多,山一脚下有岳麓书院,建于公元九七六年,迄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在此讲过学。清风峡是岳麓书院后面一条幽静漂亮的峡谷。一线清泉。西池碧水,万木清秀,美不胜收。出名的爱晚亭就在这清风峡中,此亭原名爱枫亭。四周枫树漫山,风景绝佳。清代闻名诗人袁枚来此游赏。依唐人杜牧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将亭名改为爱晚亭。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约958年)智睿等二僧办学。北宋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特地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高校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著名于世。北宋第2页共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真宗皇帝召见山长周式,颁书赐额,书院之名始闻于天下,有潇湘洙泗之誉。南宋张式主教,朱熹两度讲学。明代中后期,明世宗御赐敬一箴,王阳明心学和东林学派在此传播和沟通,明清闻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学,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别御赐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额。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概恢宏的壮阔景象。除建筑文物外,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著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厉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