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股骨干骨折中医诊断股骨干骨折 2025-06-27 9:53 疾病名称 股骨干骨折 疾病科属 骨伤科 疾病概述 诊断要点 辨证分析 辨证论治 股骨干骨折是指股骨转子下至股骨髁上之间的骨折,是下肢常见骨 折之一。男多于女,多见于 10 岁以下儿童及青壮年。 1、伤后局部消胀,痛苦,不能站立行走。 2、患肢有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 3、局部压痛明显,有异常活动,并可扪有骨擦音。4、大腿正、侧 位 X 线照片,可显示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方向。5、下 1/3 骨折,若腘窝部 有巨大血肿,小腿感觉和运动障碍,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逝和 末稍血循环障碍,应考虑为血管、神经受压损伤。 1、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的暴力所致。车祸或受重物打击、挤压、 碰撞等直接暴力引起者,多为横断或粉碎骨折,且软组织损伤严重,甚 至发生多段骨折;从高外坠下等间接暴力引起者,多为斜形或螺旋骨折, 均属不稳定骨折。儿童则可能为不完全骨折或青枝骨折,属稳定性骨折。 2、 骨折断端因受暴力作用、肌群的收缩、下肢本身的重力及搬运 等影响,可以发生各种不同移位。股骨上 1/3 骨折时,骨折近端因髂腰肌、 臀中肌、臀小肌及髋关节外发旋诸肌的牵拉而发生屈曲、外展、外旋移 位,骨折远端由于内收肌群的牵拉而发生向上、向后、向内移位。中 1 /3 骨折时,而骨折端除有重叠外,移位无一定规律,多数骨折近端呈外 展、屈曲倾向,骨折远端因内收肌的作用,其下端向内上方移位,使两 骨折端向前外成角。下 1/3 骨折时,因腓肠肌及膝后方关节囊的牵拉, 骨折远端往往向后移位,严重者有损伤腘动、静脉及坐骨神经的可能。 3、外伤暴力,折断骨骼,伤及人体经络血脉,瘀血内积,气滞血瘀。 若局部内出血较多,加之局部痛苦剧烈,有的患者早期可能出现气随血 脱,而致亡血气脱,同时有多处骨折者更应注意。 股骨干骨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的部位和类型、软组 织损伤的程度和有无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考虑采纳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亡血气脱者,应即急救挽脱。 整复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助手固定骨盆,另一助手用双手握患肢小腿上段, 顺势拔伸,并缓缓将患肢屈髋 90o、屈膝 90o,沿股骨纵轴方向用力牵引, 矫正重叠移位后,再按骨折不同部位分别采纳不同整复方法。 1、 上 1/3 骨折 握小腿之助手将患肢外展并略加外旋,以矫正成角和旋转畸形。术 者一臂放于骨折近端的外前方,另臂放在骨折远端的内后方,两手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