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 2014 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第 2 节 DNA 分子的结构(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一、学习目标 知识方面1.概述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明确生物多样性与遗传信息多样性的关系。能力方面:学会制作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二、学习重点:1.DNA 分子结构特点。2.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学习难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学法指导1. 认真阅读课本 47 至 48 页《DNA 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课外搜集 DNA 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体会学习、借鉴他人成果的重要性,体会科学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2.认真阅读课本 48 页《DNA 分子的结构》部分内容,理解并掌握 DNA 分子结构的 3 大特点。3.自己动手,利用合适的材料用具,认真完成《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模型构建,加深对 DNA 双螺旋结构的理解。复习回顾:1.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 ,简称 ;一类是 ,简称 。2. DNA 主要分布在 内,RNA 大部分存在于 中。3.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该单位是由一分子的 、一分子 和一分子 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 和 两大类。4.每个核酸分子是由几十个至上亿个 连接而成的长链。DNA 是由 连接成的长链,RNA 是由 连接成的长链。5.在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细胞中,DNA 由 条核苷酸链构成,RNA 由 条核苷酸链构成。DNA 的含氮碱基是 (简称 A)、鸟嘌呤(简称 )、 (简称 T)、胞嘧啶(简称 )四种,RNA 的含氮碱基与 DNA 相同的是 ,没有 (简称 ),特有 (简称 )。6.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信息贮存在 分子中,而且每个个体的 DNA 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组成 DNA 的脱氧核苷酸虽然只有 4 种,但是如果数量不限,在连成长链时,排列顺序是 。问题导学 :一、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谁提出的?在什么时间提出的?2.在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的过程中,威尔金斯做出了什么贡献?3. 谁提供的信息最终促成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这个信息是什么?二、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1教师寄语:也许你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是你可以改变你自己!三、小结1、 关于核酸可以总结成二、四、五、八。即含有 2 种核酸,各有 4 种核苷酸,共有 5 种碱基, 共有 8 种核苷酸。 2、 相同道理,关于 DAN 分子的结构可以总结成一、二、三、四、五。即1 种特殊的双螺旋结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