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问题综合解决单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2013.10.6【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梁实秋和梁启超的知识,识记基础字词过程与方法:1、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2、品味语言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物演讲时的魅力和爱国情感【重点难点】理解任公先生引用的《箜篌引》、《桃花扇》、杜诗,进而了解先生的心理与情感。【学法提示】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走进文本,体味人物形象。2、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法,深入分析文本,并解决重点、难点。3、展示交流法:通过展示使同学深层次理解文本,并进行思维拓展。【知识链接】(一)学贯中西的“雅人”——梁实秋梁实秋(1903—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余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批评家、作家、英国文学史家、文学家、翻译家。1915 年秋考入清华学校。1923 年毕业后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英美文学。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璧德影响较深。1926 年夏回国于南京东南大学任教,先后任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外文系教授、系主任。1948 年移居香港,1949 年到台湾,先后任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编译馆馆长。梁实秋 40 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 1949 年起 20 多年共出 4 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 40 载,到 1970 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剧本 37 册,诗 3 册。晚年用 7 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二)梁启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6 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次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1898 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绍西文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 。1916 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