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建构主义”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洪东涯(灵溪第二高级中学 浙江苍南 325800)摘要 新建构主义理论倡导:“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其认识论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积极倡导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教师应充分的发挥主导作用,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新建构主义理论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尝试。关键词 新建构主义 生物课堂教学 实践 早在 20 世纪初, 美国的杜威倡导的“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直到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布鲁纳提倡“发现式学习”。这些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瑞士学者皮亚杰最早提出建构主义(也叫结构主义),后来,乔纳森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是建立在纯主观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即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依赖于个人经验自主建构的,是因人而异的纯主观的东西,它不可能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处于中心地位”。以乔纳森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他的思想成了最先进、最时尚的口号。但是,我国学者何克抗教授对乔纳森的纯主观的建构主义提出的质疑。发现以乔纳森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已经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淖中,这种教育思想给全世界的教育带来的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国家的基础教育质量的滑坡,当然这也包括美国在内。在此,何克抗教授创造性的提出了适合我国教育的新观点—新建构主义。1 新建构主义理论1.1 新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新建构主义认为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不应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应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不应是主观主义,而应是主客观统一。新建构主义把建构主义与我国传统教学有机的融合起来,适合指导我国的教育教学过程。新建构主义注重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同时,积极倡导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不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1.2 新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关系皮亚杰最先提出建构主义,作为一位认知心理学家,他认为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智慧的适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