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第 7 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1.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2.搜集“中外朝”“三省六部制”等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3.结合赋税制度的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知识点 1·选官制度1. 察举制(1)创立:汉代。(2)特点:由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2. 九品中正制(1)创立:曹魏。(2)特点:初创时家世和 并重;西晋时主要看重 (3)作用: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3. 科举制(1)创立: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 制 度 中的考试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2)进展:唐代科举最重要的科目是, 考 试 方 式 为命题写作诗、赋。(3)特点:自由报名,通过 差额录用。(4)影响: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加强了 。知识点 2·中枢政务机构1. 汉武帝时期:中外朝制度(1)形成以尚书为主的 决策机构,具体事务分由六曹职掌。(2) 逐渐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即“外朝”。2.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尚书台改称 ,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3.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1)概况(2)职能: 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3)影响知识点 3·赋税制度1. 汉代:赋税有不同种类,田租较轻,人口税和更赋很重。2. 魏晋:实行租调制,按 征收粮食和绢帛。3.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颁布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随堂演练1.阅读教材 P44“学思之窗”: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说你的理由。试答: 2.阅读教材 P44“学思之窗”: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说你的理由。试答: 教材剖析1. 阅读教材“唐三彩文官俑”(见教材 P43)信息解读:唐朝葬俗中,人去世后多随葬各种明器,其中文官俑、武士俑、镇墓兽较为常见。文官俑多长袍大袖,双手拱立 , 神情肃穆庄重,颜色以褐、绿、白为主。主要反映唐朝时期科举制的进展以及陶瓷业的进步。2. 阅读教材“唐三彩文官俑”(见教材 P43)信息解读:唐朝葬俗中,人去世后4. 唐初:租庸调制(1)内容(2)影响: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 保 证 农 民 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