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化学 考前三月冲刺 高考13题 第26题 题组一 有机物制备实验过程分析试题VIP免费

高考化学 考前三月冲刺 高考13题 第26题 题组一 有机物制备实验过程分析试题_第1页
1/6
高考化学 考前三月冲刺 高考13题 第26题 题组一 有机物制备实验过程分析试题_第2页
2/6
高考化学 考前三月冲刺 高考13题 第26题 题组一 有机物制备实验过程分析试题_第3页
3/6
第26题综合实验题题组一有机物制备实验过程分析[答案及评分标准](1)圆底烧瓶(1分)B(2分)(2)防止苯胺被氧化(2分)(3)温度过低不能蒸出反应所生成的水;温度过高未反应的乙酸被蒸出(2分)(4)锥形瓶不再有水增加(2分)(5)冷却后固体析出粘在瓶壁上不易处理(2分)(6)重结晶(2分)(7)80%(2分)[阅卷人的忠告](1)只答“烧瓶”不得分(2)“锌具有还原性”、“保护产品”、“与醋酸反应产生H2”、“促进反应的进行”均不得分。(3)“防止乙酸挥发,影响产率”不得分。(4)“不再有产物生成”不得分。(5)“便于产品的分离”、“防止乙酰苯胺结晶”、“乙酰苯胺容易倒出”均不得分。(6)“结晶”一样给分。(7)“0.8”、“”均不得分。[挑战满分](限时30分钟)1.邻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是一种新型的食品抗氧化剂,其制备原理如下:+副产物(DTBHQ)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有关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沸点在二甲苯中的溶解性TBHQ166125~130℃276~281℃溶于热的二甲苯DTBHQ215℃321℃易溶于冷的二甲苯实验过程中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向仪器c中加入5.5g(0.05mol)对苯二酚、5.0mL浓磷酸及20mL二甲苯(装置如图所示),启动搅拌器。②缓缓加热到100~110℃,慢慢滴加7.5mL(0.08mol)叔丁醇和5mL二甲苯组成的溶液,30~60min滴完。③升温到135~140℃,恒温回流2.5h。④将反应液冷却到120℃,直到反应完成。⑤将反应液倒入烧杯中,用热水洗涤仪器c并将洗涤液倒入烧杯中。⑥冷却结晶,抽滤,回收滤液中的二甲苯和磷酸。⑦用二甲苯重结晶、脱色、冷水洗涤、干燥。⑧称量产品的质量为6.649g。(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2)磷酸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①中二甲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④中反应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步骤⑥中回收滤液中二甲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步骤⑦脱色时,可用的脱色剂是________;重结晶时采用________(填“热”或“冷”)的二甲苯。(7)本次实验产率为________。2.冬青油是一种无色液体,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冬青油。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所示:产物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冬青油1521.180222.2微溶于水实验步骤如下所示:①向三颈瓶中加入6.9g(0.05mol)水杨酸和24g(0.75mol)甲醇,再小心地加入6mL浓硫酸,摇匀。②加入2粒沸石(或碎瓷片),装上仪器a,在石棉网上保持温度在85~95℃,回流1.5h。③反应完毕,将烧瓶冷却,加入50mL蒸馏水,然后转移至分液漏斗,弃去水层,将有机层再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50mL5%碳酸氢钠溶液和30mL水洗涤。④将产物移至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0.5g无水氯化钙。⑤最后将粗产品进行蒸馏,收集221~224℃的馏分,其质量为6.8g。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进水口为________(填“Ⅰ”或“Ⅱ”)。温度计的适宜规格为__________(填代号)。①50℃②100℃③300℃(3)用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水洗涤时,产品在________(填“上”或“下”)层。(4)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5)本次实验中冬青油的产率为________。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乙酸乙酯(如图1):(1)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缓慢加热,“缓慢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烧瓶B中加几块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长导管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图1方案有明显缺陷,请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改进后,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到的下列仪器有________(填代号)。(4)①能否用图2的D装置替代图1的C装置?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化学 考前三月冲刺 高考13题 第26题 题组一 有机物制备实验过程分析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