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管委会主任】 近日,我县组织了弘扬红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班,先后赴太行山区河南省林州市参观考察了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分水闸、红旗渠主干渠、扁担精神纪念馆,在红旗渠干部学院观看了《杨贵访谈录》。几天的学习考察,我深受震撼,感受颇深。下面,我就这次学习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感谈几点粗浅体会。 红旗渠工程于 1960 年 2 月动工,至 1969 年 7 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红旗渠总干渠全长 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各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所用的土石垒筑成高 2 米,宽 3 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工程总投工 5611 万个,共削平山头 1250 座,架设渡槽 151 座,开凿隧道 211 个,修建各类建筑物 12408座。红旗渠修建 10 年当中,先后有 81 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 56.7 万人和 37 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 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量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 100 公斤增加到 1991 年的 476.3 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锻造了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1998 年 10 月 8 日,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对红旗渠精神进行了集中概括:“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红旗渠精神的具体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有力保障。”红旗渠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 一、弘扬红旗渠精神,就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历史上,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水的问题成为林县人民生存进展的最大障碍。在当时,建渠引水,解决生存问题,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杨贵为书记的林县县委不等、不靠、不要,“宁可苦干,不再苦熬,宁可流血,不再流泪”,果断作出了开辟红旗渠的雄伟决策。可以说,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恒心,就不会有今日的红旗渠,也不会有今日林县经济社会的大进展。 二、弘扬红旗渠精神,就要敢想敢干、实事求是 林县根据当时实际生存情况,充分调研,克服困难,确定思路,说干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