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六 2.2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考纲要求(1)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2)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石油和煤炭的生产和消费知识,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2.认识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的影响,了解我国面临的形势 3.认识煤炭开采中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应对的措施 4.能通过图表和信息,分析评价保护非可再生资源的措施的优劣(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案例的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不盲目悲观,有保护资源的良好意识与其他三大版本的比较: 地图版 鲁教版 人教版除资源的利用保护外添加了 “ 循 环 经 济 模 式 ” 和“资源型城市”。处理简单,将资源问题和利用保护分开章节。强调“合理开发”和“利用对策”,注重地域分布和多元化的能源系统。学法指导主要内容:石油耗竭与应对措施;采矿中的环境保护;煤炭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措施(二)重点:1.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与应对措施2.煤炭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三)难点: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应对措施,涉及技术性、生产性和社会性等。教学内容和过程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案例分析1我们正在利用的石油资源,在历史上曾经代替了哪些资源?(一)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看书p27-28,分析石油资源枯竭原因:1.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2. 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需求量大)3. 石油消耗量远大于新探明的石油储量根据材料分析总结: 我国石油现状材料一: 近年来石油产量的增长率赶不上国民经济和原油消费量的增长率由石油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而且进口数量迅速上升材料二: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而且进口数量迅速上升时间最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18世纪以前木柴时代水平低18世纪煤炭时代迅速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后石油时代历史上空前的物质文明现在石油、煤、各种新能源推动作用2材料三:目前中国石化企业的石油库存量只能维持 20 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 100 多天的库存水平。材料四:我国目前进口石油的结构是:56%来自中东,14%来自亚太地区,23.5%来自非洲,6.5%来自其他地区1993年石油出口量石油进口量0204060801001201401601801234美国 日本 德国 中国石油储备(天)3练习2004 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措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