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生态环境保护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教学重点和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提示〗1.气象学家的预言是有科学根据的。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和《观察家报》于 2004 年披露了美国国防部专家组的一份报告。该报告预测:气候变化可能演变成全球公害;未来 2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全球性灾难,如英国将会像西伯利亚那样寒冷,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将因遭遇严重干旱而出现粮食大幅减产。又如,我国科学家 2004 年预言:未来大气的增温值将是 20 世纪的 2 至 10 倍;我国华北等地仍将保持继续变干旱的趋势;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之一。〖板书〗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1.全球气候变化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5.土地荒漠化6.海洋污染7.生物多样性等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讲述〗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主题每层次相关的内容基因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1物种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 成分的多样性, 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 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提示〗1.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还将直接影响附近的农田、养殖 场、森林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取水稻、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