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概述】肾病综合征( , )是肾小球疾病的一种常见临床类型,以大量蛋白尿(>3.524 小时或 5024 小时)、低白蛋白血症(<30)、水肿、高脂血症以及蛋白尿引起的其他代谢异常为特征(参考内科学)。肾病综合征的分类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之诊断主要依靠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病因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淀粉样变性、药物肾损害、肾肿瘤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肾病、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1、症状和体征起病可急骤也可隐匿,患者可有乏力、恶心、腰酸、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除水肿、蛋白尿外,临床还可表现为血尿高血压及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其主要症状为水肿,特点是水肿首先出现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如眼睑、颜面等处,然后出现于下肢(常于踝部开始),多为指压凹陷性水肿,严重的可进展至全身,引起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水肿与体位有明显的关系,如出现一侧下肢与体位无关的固定性水肿,应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也有部分患者水肿不明显。2、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1)感染:感染部位多发生在呼吸道、泌尿系统和消化道。其他如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疱疹病毒等)、真菌的感染机会也明显增多。在严重肾病综合征伴大量腹水时,易在腹水的基础上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血栓栓塞: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甚至严重致死性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肾静脉和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部分可呈典型肺梗死表现膜性肾病中肾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最高,可达 50%以上,其次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急性肾衰竭:可发生在肾病综合征的不同阶段,但以疾病初期和肾病未获缓解时的发生率为最高。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有:①严重血容量不足所致的肾前性氮质血症;②缺血、感染或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③感染、药物及过敏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④高凝所致的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⑤肾间质水肿。(4)代谢紊乱: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明显的低蛋白血症,蛋白代谢呈负平衡。长期低白蛋白血症可造成患者营养不良、贫血、机体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 D 缺乏等。【诊断标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 符合(1)尿蛋白>3.5 或 5024 小时;(2)血浆白蛋白<30;(3)水肿;(4)高脂血症。其中(1)(2)两项为诊断所必需。2. 排除引起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