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自然之道 -颜世安 主讲人简介: 颜世安,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99 年度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专业为中国古代思想史,曾发表专著一部、译著一部,论文四十多篇。有关论著曾获全国第一届青年优秀社科论文奖三等奖,江苏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 内容简介: 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自然之道的概念,这个概念影响深远。但是假如我们直接读《老子》,就不大容易明白自然之道究竟什么意思。并不是文字艰深,而是说的太简单玄奥。必须要结合读先秦其他道家文献来理解老子,因为其他的道家文献如《庄子》、《管子》、《吕氏春秋》、《韩非子》、《淮南子》以及“马王堆出土帛书”等等,是接着老子说的,各自发挥了老子思想中的某一部分,通过这些著作的发挥与展开,才能把老子的自然之道的几层主要含义弄明白。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颜世安做客《百家讲坛》,为您阐述《老子的自然之道》,敬请关注。 (全文) 老子在古代思想史上能享有这样崇高的地位,就在于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道,自然之道。就是我们今天要解释的这个自然之道。 那么要说明一下:道,老子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就是把道作为指导社会人生行为的最高准则,以道为准则,不是老子最早提出来的。那么在老子之前一两百年,这个思想的变化就推出了这个概念,再早的时候,再往前,你比如说在西周初年,那个时候古代思想也很丰富,西周初年,商朝灭亡,西部的,陕西的周人集团进入中原以后,他们思想有个很大的变革,对后来的思想发展影响也很大。《尚书》里边有一些文献,但那个时期的重要的思想概念里边没有道,比如说讲天命,讲上帝,讲敬德,讲这东西。道这个字那时候有,西周的金文里边有道这个字,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就是路,古代思想史上,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它都有一些核心的概念,来概括那个时代的主要的价值,那么道在西周初年,还不是核心概念,道在大概公元前 8 世纪到7 世纪,这个是我们以《左传》的记载为据,这个时候开始成为贵族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 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就是从商到周延续了很长时期的宗教信仰,在西周灭亡以后,东周初年开始崩溃,古代人思想上经历一个极大的变化,原来的信仰没有了,原来的意义世界瓦解了,他们需要重新思考世界的存在基础,重新找到一个指导性的原则。在在孔子、老子之前,春秋早期就出现一批概念,道在这批概念里起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道代表什么?道就代表最高的原则,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