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基地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一、茶叶基地建设现状 茶叶在我县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进展茶叶经济在我县具有生态立县的独特自然优势。目前茶叶基地在我县已初具规模。全县 8个乡镇,104 个村,有 88 个村产茶,种茶农户达 3.5 万户,从事茶叶生产人员 12 万人。年来,茶园面积达到 17.8 万亩,年茶叶产量达到 1587 吨,其中名优茶占 42%,实现茶叶产值 4 亿元。茶叶是我县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与 1975 年比较。种植面积增加 118353 亩,增长 2.7 倍,产量增加 12769 吨,增长 23.3 倍。农民收入增加16000 万元,增长 16 倍,茶叶产值增加 30617 万元,增长 10.2 倍。 二是科技含量提升,促进了品牌优势形成。通过多年来茶叶科技人员、企业、茶农的努力培育创新,以“采茶毛尖”为代表的一大批名优茶出炉,创品牌竞争拼搏。XX 年“采茶毛尖”荣获名茶第一品牌。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成为名茶的知名品牌。 三是茶叶龙头企业产业化逐步提升。采花茶业有限公司现已提升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投资 3 亿元建设采花毛尖科技园。 四是茶农生产方式的转变。主产茶区茶园管理由传统手工向半机械化转变,茶树修剪机、鲜味采摘机、茶园耕作机、名优茶制作机械化得到广泛应用,茶叶加工环境改善,设备更新配套,符合国家食品标准。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茶叶基地进展速度和质量的矛盾,近年来,我县每年新建茶园都在万亩以上,年和年在 2 万亩以上,由于农民投工投肥能力有限,建园质量无法达到技术标准,加上后期管理不到位,难达到高标准建园的预期经济目标,5-7 年后,必将形成未老先衰的低产茶园。 二是科技兴茶与科技推广体系的矛盾。从年以来,乡、村农业科技网络遭重创。对茶叶基地建设和加工初制讨论推广人员减少和从事推广人员的生活保障等问题。造成指导服务人员不能及时准确到位,难以深化田间、车间,严重制约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资源深度开发。 三是基地规模和农村劳动力的矛盾。全县规划基地规模达到 20万亩,按农村人口人平拥有 1 亩多茶园。因土壤、海拔等自然因素限制,部分地区不宜种茶,主产区每人茶园面积在 2 亩以上,多达 4亩左右。加之大量年青人外出务工,在家都是老弱病残,茶园荒废严重,老茶现象多,资源浪费。 四是茶叶初制厂布局与茶农卖茶的矛盾。茶叶纳入食品管理,对加工条件和经营资质提高了要求,在整顿工作中,取缔关闭了一批小茶厂...